追寻之路,有迹可循
来源: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条路只一个人走,留下的足迹并不明显,倘若这条路由千千万万人走,便会落下大大小小有迹可循的印记。
这正如我们所走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之路一样,当我们带着“瀚宇之花”的种子奔赴到不同国家,我们和学生正分别在“教”和“学”的道路上不断追寻“瀚宇之花”的盛开。
一个任期结束后,我很庆幸我的学生仍然行走于中文之路上,探索中文之谜;我也很庆幸我自己又可以继续来到熟悉的地方,追寻课堂之律。回首再望时,我们在自己所追寻的道路上都留下了各自的足迹。
对于从来没有真正教过外国人的我来说,在进行第一节中文课堂时,我的内心十分紧张。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我当时根据学生们的老挝语名字发音给他们取中文名字,由此开启了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取得进步的学生获得奖励
大部分学习中文的学生更喜欢文化体验课,对手工实操有着很大的热情,他们对此产生的记忆也更为深刻。就拿印象最深刻的春节文化活动来说,班级里调皮的男生们会非常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剪纸作品,并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以此为傲,满心欢喜。在我看来,这就是学生们在中文道路上的成长过程。作为旁观者,虽不懂当地的语言,但从他们的言行中可以发现他们在讨论自己做的剪纸图案,我也可以听到学生用老挝语询问自己的同伴如何用中文说剪纸。当他们完成剪纸作品后向我展示时,我也会为学生们的表现感到骄傲。
学生们制作的剪纸作品
从“你好,老师!”开始,以“我今年去中国学习!”结束。我第一次见到中文班的学生时,他们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你好,老师!”。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有学生告诉我他想去中国时,我既惊讶又感动,身处国外居然可以亲耳听到自己的学生说出这番话。他们的表情和行动都在告诉我,他们对中国充满着期待。
在这条追寻中文的道路上,学生们从说词汇到说句子,从摇头说“不知道”到听得懂句子的问答。纵使他们在中文学习的路上走得很慢,但所走之处都有迹可循:认真写中文笔记、按时完成中文任务、耐心查中文意思、不明白就询问、勇于开口说中文、乐于体验中国文化……在毕业典礼那天,有学生脸上洋溢着笑容,满心欢喜地说着他今年去中国学习的好消息。于我而言,是惊喜,也是骄傲,因为他们这一次真的可以亲身去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
跟去中国学习的学生进行合影
教授中文知识和促进中国文化交流本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老师和学生们都在追寻“教”和“学”的路上努力迈开步伐,步步有迹可循,只为让心中的那朵“瀚宇之花”绽放开来。
作者简介:郭莉,2024-2025年赴老挝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