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故事

跨越山海,步履生花

来源: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微信公众号

时光荏苒,转眼间,作为国际中文教师在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工作生活已三年有余。回望这段浸润着阳光、微笑与挑战的旅程,心中充满感慨与感恩。这不仅是一段工作经历,更是一场文化交融与自我蜕变的旅程。

挑战与突破

ia_2000000006.jpg

初抵皇太后大学,迎接我的不仅是淳朴的民风和热带的风情,更有教学任务的全新挑战。相较于以往专注于中文语言本体的教学,在这里,我承担了更为多元化的课程:从整合医学院中医专业的阅读和HSK辅导,到全校的公共必修课“汉语二”;从汉学院中国语言与研究专业的高级汉语、中文师范专业的古代汉语再到商务汉语专业的旅游业和酒店业等。其中,大量的“专业汉语”课程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

ia_2000000007.jpg

ia_2000000008.jpg

教授“专业汉语”意味着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帮助学生用中文理解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这对于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我在课前了解相关行业的背景资料、发展历史、现状趋势、政策法规,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们讲解。但面对学生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如何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翻译”成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是关键。我向教授这些课程多年的资深教师和课程负责人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在他们的启发下,我尝试翻转课堂模式:课前布置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和人工智能工具自主学习,搜集泰国和中国的相关行业信息;课堂上则聚焦讨论、答疑、案例分析。这种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研究者和分享者。看着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行业动态、比较中泰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案例分析,我为他们的进步感到由衷高兴。

拓展与成长

ia_2000000011.jpg

在皇太后大学孔院,我们的角色不止于课堂内的教师。我有幸负责孔院的新闻宣传工作。这项工作对我而言也是全新的体验。我需要协调同事们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为孔院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类文化体验、汉语比赛、重要接待、研讨会议、HSK考试等——撰写新闻稿件、拍摄精彩瞬间、进行图文排版。这份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也提升了我的媒体素养,锻炼了我的文字驾驭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每一篇成功推送的新闻背后,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晶。

ia_2000000012.jpg

ia_2000000013.jpg

孔院的大型活动,如春节庆典、中秋晚会、孔子学院日、各类比赛决赛等,是展现中华文化、促进中泰交流的重要窗口。我很荣幸能参与其中,无论是辅导学生备战“汉语桥”“友谊杯”等大赛,与同事们排练节目登台演出,还是在幕后默默承担计时、统分等保障工作。当看到一台台活动在团队协作下完美呈现,看到学生们的精彩表现赢得满堂喝彩,那份作为孔院一份子的骄傲感油然而生。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教育的舞台不仅在教室,也在每一次文化活动的精心筹备与呈现中。

温暖与力量

ia_2000000016.jpg

在异国他乡工作,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但皇太后大学孔院这个大家庭,以及可爱的学生们,给了我无比珍贵的温暖与支持。泰国学生特有的友善、礼貌和乐观精神,是工作中最温暖的阳光。他们努力学习的模样,课堂上积极互动的热情,活动中的全情投入,以及课后一句真诚的“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都成为驱散疲惫、坚定信念的动力。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欣慰。

ia_2000000018.jpg

孔院的同事们是一群对教育工作充满热忱、专业素养过硬且乐于互助的伙伴。在日常教学研讨、活动筹备、生活点滴中,大家互相支持,分享经验,共同面对挑战。我从每位小伙伴身上都学到了不同的优秀品质,也让我得以保持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热情。

ia_2000000019.jpg

在皇太后大学孔院的三年多时光,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汗水与欢笑交织的成长之旅。我从专注课堂教学的教师,蜕变为能应对多元化教学、参与综合事务管理、自如跨文化沟通的“多面手”,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坚定了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感恩孔院这个大平台、孔院领导的支持、同事们的协作与学生们的信任。未来,我将带着这份积淀与温暖,继续深耕国际中文教育,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道路上笃行致远,书写更多跨越山海的教育篇章。

作者简介:秦晓弦,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

版权所有: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中文联盟

技术支持: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