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中文之旅,从初心到成长
来源:上海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微信公众号
海峡孔院线上教学的心灵连接
从2021年9月,身在上海的我开始了海峡孔院的线上课程教学,两个学期的时光在虚拟世界里度过,尽管身处不同的地理位置,线上课程让我与学生们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方式。每一次课堂,我都能感受到学生们对中文学习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展现出对中文知识的渴望和无穷的创造力。虽然相隔千里,但在虚拟的学习空间里,我们的心灵得以相通,彼此之间的沟通更显得无拘无束、自由而灵活。
线上课程课堂会话练习
线上/线下 学生成果展示
当2022年6月底我抵达伊斯坦布尔的土地时,我发现自己竟然与201的学生Anna成了邻居,刚开学时,校园里的邂逅让我在人海中发现了曾经在屏幕上熟悉的面孔,我叫出了101的同学Can的名字,而他也不约而同地回应着。还有让我惊喜的是,在繁忙的地铁站,另一位102的学生Nehir竟然认出了我。惊喜和激动在她眼中闪烁,仿佛我们之间有了一种特殊的默契。这些不期而遇的瞬间,让我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建立起了一种奇妙的亲切感。
教学之路的淬炼
土国赴任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美好事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努力的付出,等待的结果才会更加珍贵。这要让我从2019年10月说起,我结束了在缅甸的公派教学任务后,迅速奔赴上海参加专职选拔。尽管于12月就收到录取通知,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忧使得入职一直拖至3月。然而,这也只是等待的开始。
确认志愿赴任国别后,我经历了疫情反复和赴任国签证的漫长等待,仿佛是时间的一次次考验。两年的等待并没有动摇我的信念,相反,这段时间成为了我教学之路上的一次淬炼。在这段时间,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积累经验,让等待的时光变得更有意义。
在上大担任专职中文教师的经历,让我得以接触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从零基础到高级水平,这样的多样性也为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挑战,在上大还有机会开展细分的听、说、读、写课程,同时也进行了综合中文课的设计。以往的教学经历大多是在相对单一的班级和国别化环境中,学生的中文水平差异较小,这也使我更深入地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具挑战性的是,我刚入职就接到了开展远程教学的任务,于是不得不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学习新的教学手段,熟悉网上教学平台。这段经历不仅仅是对我专业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我的教学视野的拓展。我学会了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同时,通过远程教学,我也学到了更多运用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使我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和先进。
两年的等待并非浪费,而是让我在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也在等待中坚定了自己的初心和追求,在中文教师的道路上继续向前。同时我深感幸运,因为这段沉淀,我有幸进入土耳其最好的大学之一工作。海峡大学环境优美,学生聪明优秀,而伊斯坦布尔更是一个富含历史底蕴、文化多样、风景美丽的国际化城市。能够在这里有一段工作和生活的旅程,对我的人生来说也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往返伊斯坦布尔欧洲和亚洲区的轮船上看到的绝美风景
教学中的不断探索与进步
在教学中提前深入了解土耳其语、土耳其食物和风俗,成为我更自如地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的得力工具。通过紧密贴近土耳其实际生活的话题练习和活动设计,可以成功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中文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让他们在能够用中文谈论日常生活时感到喜悦和成就,学生也惊讶于我一个中国老师知道的土耳其语词汇居然80%都和食物有关,赋予了我“gurme(美食家,其实是吃货)”的称号,这一点成为我们课堂中有趣的话题,学生们也对中餐产生了浓厚兴趣。每个学期末,我会组织每个班级一起去中餐馆进行班级团建,也和学生在学期中秋游野餐,我们以餐桌和食物为载体开启跨文化交流,提升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我也收获了一些教学灵感和创意。
一起吃大盘鸡
学习使用筷子
体验土耳其早餐
中土美食交流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学习者。比如有时候讲解词语的语义和用法时,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一些中文词语在土耳其语中有着一模一样的语义和用法。这不仅让他们对学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中文的理解和认同感。同时,这些发现也让我在教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深入学习土耳其语,拓展了自己的语言视野。通过关注学生的发现和疑问,我能更好地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让教学变得更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课间休息时间体验剪纸和八段锦
教学之旅的成熟和突破
在土耳其工作570多天,经历了从专注教学和公众号运营到学习行政工作和策划组织活动的转变。在海峡孔院,我有幸拥有友爱的领导和充满活力的优秀同事,我们的团队小而团结,积极向上,不仅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中文课程,还努力创造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体验。这段时间,我们团队在人数有限的情况下成功举办了“汉语桥”“中土论坛”“中土师生迎新春”等大型赛事、活动,迎来新同事后,我们更加群策群力,共同迎接新的挑战。通过团队合作,我希望能够实现更大的自我突破,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我相信我们能够共同迎接挑战,为中文教学事业贡献力量,让更多学生沉浸在中华文化的魅力中。
中文教学之路的挑战和担当
在中文教学的道路上,每一位教师都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考验,这些考验既来自于生活的琐碎压力,也来自于外部的环境风险。回首志愿者和公派教师时期,记忆中弥漫着各国的异域风情。有的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是生活条件的艰苦,简陋的住处和有限的生活资源让人感到无奈。有的时候,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在每一个拐角悄然而至。
土国赴任半年后,伊斯坦布尔独立大街突发恶意袭击和加济安泰普大地震的消息传来,让人心惶惶。尽管离震源有一定距离,但我们仍然感受到了灾难带来的恐惧。幸运的是,在这两次灾难发生时,我们没有遭遇不幸。但专家预言近年伊斯坦布尔会发生一次大地震,身处异国,时刻面对着未知的风险和挑战,我们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强大。院长的提醒让我们始终保持警觉,学习地震自救的技能,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的危险。
不论是在何种环境下,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作为一名中文教师,我们的心始终是坚定的。因为我们相信,正是在这种坚持和信念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中文教学,让中文之花在世界各地绽放。
作者简介:冯洁茹,土耳其海峡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