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首位本土老师的成长之路
来源:语合中心微信公众号
一次简短的师生交流,让来自西非毛里塔尼亚的中文学习者穆罕默德的人生目标逐渐明朗——“学好中文,拥有不一样的未来。”为此,他全力以赴,也最终获得了十足的收获。他的人生足迹,也因为中文,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初识
穆罕默德是毛里塔尼亚的首位本土中文教师,也是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的现任外方院长。在初接触中文的时候,他从未想过自己的未来,会在中文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越走越远。
“一开始在孔子学院学习的时候我不太了解中文,也不太了解中国,一切还只停留在兴趣和体验上。是我的中文老师,当时来到毛里塔尼亚的公派教师看出了我在中文上的天赋,‘我觉得你学习这个语言,你会有未来’。”
老师的话让穆罕默德对中文产生了期待,也坚定了他好好学习的决心,“未来”二字触动了他对人生的全新梦想。自那时起,穆罕默德开始了对中文以及中国语言文化的持久追求。
“一开始的时候想学好中文对我来说难度很大,在我们看来写汉字和说中文没有关系,所以要完全学习两个方向的知识。”穆罕默德表示,“因为如果你说阿拉伯语,你说的和写的是有关联的,而中文却不太一样。”
虽然中文学习给穆罕默德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是怀着对梦想的坚持与对这条道路上所通往的未来的向往,穆罕默德慢慢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渐渐地,他掌握的汉字越来越多,中文水平越来越高,对中文与中国文化也从兴趣逐渐演变成了深深的热爱。
“那时我真的很努力,我拿到了奖学金,来到了中国留学,而且我至今仍一直在学习中文。”穆罕默德表示。
改变
“春节、清明节......”“你好,民心相通......”走进穆罕默德的中文课堂,班里的学生们,正在努力地学习中文。作为毛里塔尼亚第一个当上中文教师的本地人,穆罕默德的学生们对他都充满了深深的敬佩和向往。
“毛里塔尼亚从1987年开始拥有中文选修课,一开始的时候,学习中文的人特别少,一个班可能只有两到三个学生。而现在,这里的老师不够,因为学生人数特别得多,最多能到三、四百人。”穆罕默德表示,中文已经成为了当地学生们学习外语的热门选择,“很多学生想到中国留学,进修硕士或者博士,或者做其他的。全世界都知道,中文很重要,跟法语、英语一样重要,很多学生相信,‘我学了中文可能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中文不只开启了穆罕默德人生的新篇章,更让他成为了许多当地学生的偶像,鼓舞更多学生勇敢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
奥马尔是穆罕默德的学生,他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学习十分热切,“我要学好中文,像我的老师一样去中国留学,我打算在中国工作。”许多学习中文的学生都保持着同样的理想,“我们都十分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因为中国是个大国家,拥有着深厚而迷人的文化,而且还会帮助发展我们的国家。”
穆罕默德表示,如今,已有不少当地青年相信,学中文可以改善生活、改变命运。
见证
当年老师的一句话,让穆罕默德与中文结下不解之缘,他在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本科毕业后,到中国留学九年,在河北大学修读硕士及博士,再回国将所学倾囊相授,这一路走来,他也见证了中文在这里越来越受重视。
“中国和毛里塔尼亚的关系历史悠久,从1965年建交到现在,我们和中国的关系非常长、非常好。所以我们作为毛里塔尼亚人,我们要和中国交流,要多去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穆罕默德表示,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学习中文的好,所以他们都愿意学习中文。“我觉得未来很多中国公司都能到这里,学习中文的年轻人们的机遇将会更加多样。”
自2023年8月起,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毛里塔尼亚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河北大学、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大学等就推进在毛里塔尼亚开展全方位中文教育合作进行了多轮磋商并达成一致。
在2023年的世界中文大会中,毛里塔尼亚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部长尼昂·马穆都一行访问北京并代表毛里塔尼亚与语合中心签署了《关于开展中文教育合作的协议》。
尼昂·马穆都表示,中文教育是毛里塔尼亚与中国的交流纽带,也是拓展学生视野的桥梁。毛里塔尼亚中文教育前景广阔,希望加强中毛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文教育发展,让更多学生从中受益,为两国人文交流作出贡献。
谈及未来,穆罕默德表示,“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当地青年与学生对中文和中国感兴趣,让中文成为他们人生前进道路上的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