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我同行,翻山悦己
来源: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种下一颗瀚宇之花的种子,我用热爱照耀,用执着浇灌,在爱与赤诚下,飞跃大洋,在“Bel Paese”悄然绽放。
——题记
初见·邂逅异域风情
“女士们、先生们,本架飞机将在30分钟后抵达米兰马尔鹏萨机场,机舱外的温度是28摄氏度……”8000公里的距离,10小时的飞行,昨天上午还在国内为出行做最后的准备,现在浑身的酸痛感提醒我已经落地在地球的另一个板块。“潮流之都、魅力之城”曾经只在屏幕上看到的城市,现在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初见米兰,我怀揣着中文教学之梦,带着对未知探索的期冀,感受这座异域城市的“心跳”。
相识·感受文化碰撞
无论是课堂中文教学亦或是课下的文化实践活动,我都能感受到这些异文化学习者的热情。成人晚课的学习者大多来自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他们有大学教授、跨国企业职员、律师,还有退休的老人。尽管职业不同,他们都充满了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学习热情。
和晚课学生们一起在中国餐厅
熟知·品味平凡幸福
在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里,我开始真正成为一名教师。高中课堂里我所教授的班级包含四个年级,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我与本土教师密切交流,竭力配合好每一堂中文课程。孔院HSK课程的学生年龄不尽相同、来自社会各界,学习中文往往要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在课堂里我喜欢寻找一些时事热点话题,偶尔也会开玩笑地讲几句相关的意大利语。我们更像是对彼此充满好奇的朋友,课堂上充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此外,我还负责教授孔子学院的儿童课程。尽管语言不通,但是每一个见到我的小朋友都会非常亲切地称呼我的中文名字“xiangming”。除了教授基础口语外,我还竭力探索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体验课程,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剪一个“春”、画一条龙、做一个爆竹、写一个“福”字,我用尽“十八般武艺”想与可爱的孩子们再靠近一点。在每一节儿童课程里,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努力认真地读出中文,一笔一画专注地写出汉字。在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日子里,我真正地体会到这朵“瀚宇之花”的茁壮成长。
儿童系列课程活动
“汉语桥”比赛留念
语我同行,翻山悦己。愿我们无所畏惧,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这是我的第二年,也是我们的第二年,同样也会是我们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岁岁年年。二十载风雨兼程,无数优秀教师和工作者陪伴孔子学院砥砺前行;二十载风华正茂,这朵瀚宇之花在孔院的呵护下绚丽绽放;心之所向,步履不停!二十载,我们正青春!
全体孔院人员春节留念
作者简介:陈相铭,赴意大利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